• 问答中心
  1. 登录
  2. 注册
  • 问答首页
  • 问题求助
  • 工商服务
  • 财税记账
  • 商标资质
  • 人事社保
  • 其他问题

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2022年03月28日 | 326人阅读
回答 | 共 3 个
按点赞量排序
  • cccsrj

    1
    test 等1人赞同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2022年03月28日
      查看更多

      请先 登录 · 注册

      取消 评论

  • cccsrj

    1
    test 等1人赞同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1.综合所得年度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适用于年度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年度综合所得,适用于2019年及以后取得的综合所得)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6000元的30
    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
    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
    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
    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
    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
    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
     

      (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注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年度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

      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综合所得月度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适用于月度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月度综合所得,适用于2019年及以后取得的综合所得)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计算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

    级数月度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000元的30
    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
    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
    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5160
     

      月度(包括按月预扣)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

      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5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3、2018年第四季度工资薪金所得月税率表,适用于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工资薪金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过渡期

    (过渡期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000元的30
    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
    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
    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5160
     

      注:纳税人在过渡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不扣除个税新法规定的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费用。

      二、经营所得适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适用于2018年10月以后取得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0000元的50
    2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101500
    3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0500
    4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3040500
    5超过500000元的部分3565500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税收入额-准予税前扣除金额

      三、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一)超过四千:

      1.劳务报酬所得 =收入*(1-20%)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1-20%)

      2.稿酬所得=收入*70%*(1-20%)

      (二)未超四千:

      1.劳务报酬所得 =收入-800元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800元

      2.稿酬所得=收入*70%-800元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20000元200
    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
    3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
     

      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四、特定所得的基本计算

      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额×20%

      2、财产租赁所得

      按照每次租赁收入的大小,区别情况计算: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费用800元)×20%

      ②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1-20%)×20%

      3、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转让财产的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4、偶然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额×20%

      注意:如果另行给予优惠税率或者减半征收的,则按优惠税率或者减半计算。


    2022年03月28日
      查看更多

      请先 登录 · 注册

      取消 评论

  • cccsrj

    1
    test 等1人赞同

    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管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核算。


    企业所得税额的计算原则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入,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怎么算?

    1、直接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税前补亏

    (1)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2)弥补亏损期限是自亏损年度报告的下一个年度起连续5年不间断地计算。先亏先补,后亏后补。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法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会计利润+调增:

    1、不能扣除的项目金额(税收滞纳金、罚款等)

    2、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部分的金额(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

    3、未计或者少计的应税收益


    会计利润-调减:

    1、允许加计扣除的费用(研发费用、残疾人工资等

    2、减税或者免税收益(国债利息等)

    3、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额

    2022年03月28日
      查看更多

      请先 登录 · 注册

      取消 评论

游客

^-^我来说两句,请先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答

Philip

热门帖子
周榜 | 总榜

  • 1
    代理记账公司属于什么行业?
  • 2
    借款单属于什么凭证?
  • 3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 4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 5
    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 6
    深圳代理记账多少钱?
  • 7
    代理记账公司面试问题?
  • 8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
  • 9
    劳务公司注册需要什么条件?
  • 10
    代理记账公司属于什么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