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答中心
  1. 登录
  2. 注册
  • 问答首页
  • 问题求助
  • 工商服务
  • 财税记账
  • 商标资质
  • 人事社保
  • 其他问题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

2022年03月28日 | 350人阅读
回答 | 共 4 个
按点赞量排序
  • cccsrj

    0
    等人赞同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税所得额为企业每一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2022年03月28日
      查看更多

      请先 登录 · 注册

      取消 评论

  • cccsrj

    0
    等人赞同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2022年03月28日
      查看更多

      请先 登录 · 注册

      取消 评论

  • cccsrj

    0
    等人赞同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居民个人或非居民个人取得的所得中应当依法用以计算、缴纳税款的那部分金额。


    例如根据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确定方法为:所得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的收入额;所得为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的,扣除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各项相应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等。

    2022年03月28日
      查看更多

      请先 登录 · 注册

      取消 评论

  • cccsrj

    0
    等人赞同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1.综合所得年度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适用于年度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年度综合所得,适用于2019年及以后取得的综合所得)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6000元的30
    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
    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
    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
    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
    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
    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
     

      (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注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年度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

      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综合所得月度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适用于月度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月度综合所得,适用于2019年及以后取得的综合所得)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计算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

    级数月度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000元的30
    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
    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
    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5160
     

      月度(包括按月预扣)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

      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5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3、2018年第四季度工资薪金所得月税率表,适用于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工资薪金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过渡期

    (过渡期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000元的30
    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
    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
    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5160
     

      注:纳税人在过渡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不扣除个税新法规定的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费用。

      二、经营所得适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适用于2018年10月以后取得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0000元的50
    2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101500
    3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0500
    4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3040500
    5超过500000元的部分3565500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税收入额-准予税前扣除金额

      三、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一)超过四千:

      1.劳务报酬所得 =收入*(1-20%)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1-20%)

      2.稿酬所得=收入*70%*(1-20%)

      (二)未超四千:

      1.劳务报酬所得 =收入-800元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800元

      2.稿酬所得=收入*70%-800元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20000元200
    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2000
    3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
     

      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四、特定所得的基本计算

      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额×20%

      2、财产租赁所得

      按照每次租赁收入的大小,区别情况计算: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费用800元)×20%

      ②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1-20%)×20%

      3、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转让财产的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4、偶然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额×20%

      注意:如果另行给予优惠税率或者减半征收的,则按优惠税率或者减半计算。


    2022年03月28日
      查看更多

      请先 登录 · 注册

      取消 评论

游客

^-^我来说两句,请先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答

Philip

热门帖子
周榜 | 总榜

  • 1
    代理记账公司属于什么行业?
  • 2
    借款单属于什么凭证?
  • 3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 4
    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
  • 5
    代理记账公司面试问题?
  • 6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 7
    深圳代理记账多少钱?
  • 8
    代理记账公司属于什么行业?
  • 9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什么?
  • 10
    代理会计记账收费标准